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期刊封面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1979年创刊

CN:11-5142/TU

ISSN:1001-6740

双月刊

公告栏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4,533
2025年05期
专题研究

“布扎”引入近代中国的另一种途径——义品公司于天津租界之实践

付宇煊;徐苏斌;青木信夫;王若然;

中国建筑近代化与西方思潮的传入紧密相连,“布扎”即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引入是重要节点。当前研究多集中于近代留美建筑师与美国“布扎”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而此前的法国“布扎”对中国建筑体系之影响鲜有讨论。研究基于法国、比利时一手档案,以天津租界义品公司的欧洲学院派建筑师为例,从“布扎”体系的教育、风格、职业体制三方面切入,剖析法国“布扎”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建筑,并与美国“布扎”进行对比。研究拟论证“布扎”建筑师及其作品原发性、以天津为代表的开埠城市接纳外来建筑风格的先导性与多样性,揭示“布扎”进入中国的另一条途径,从而为其建立新语境,以期丰富近代建筑史研究视角,为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提供佐证线索。

2025 年 05 期 No.2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代东亚地区法国租界规划建设比较研究”(52178021);“基于HUL理念的天津历史街区多层积和关联性的数字化平台研究”(52478027);“近代东北南满铁路沿线工业城市的建设和技术传播”(52378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YJC770026);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津派文化研究专项(TJJWQN04-04)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承前启后的高层技术奠基人——芝加哥学派建筑师丹克马尔·阿德勒的建筑实践解读

童乔慧;朱隅菡;胡嘉渝;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丹克马尔·阿德勒被称为最后一批多面手的建筑师兼工程师,并被同时代人视为美国先锋建筑师之一,他对新技术与新类型承前启后的探索推动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阿德勒在理性主义的思想底色下将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重塑为“功能与环境决定形式”,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着高层剧院综合体中的声学、结构、设备设计,同时也寻求能够适应新类型的形式风格与空间塑造,顺应并推动着时代技术和现代高层的发展。本文以芝加哥学派建筑师阿德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建筑作品的分析,解读其在高层建筑工程技术与形式空间的协同发展中所作的探索,或将为我国探索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建筑风格提供启发。

2025 年 05 期 No.237 ; 湖北省科技厅,2023—2025,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AB023)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几何秩序的空间衍生: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设计方法解析

张昕楠;牛一凡;张涛;

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在17世纪通过几何秩序与空间塑形理念的创新,构建以几何为控制基础、具有层级特征的建筑系统,为巴洛克建筑注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其独立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从立面曲线、平面几何秩序、结构逻辑与装饰系统等维度,探讨其几何秩序构建应对于城市环境、宗教象征等角度的创作意图。通过分析其设计中几何控制与空间层级的融合关系,揭示博罗米尼设计方法的延续价值及其对后世建筑设计的影响。

2025 年 05 期 No.237 ;
[下载次数: 22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锅底券”及其算法的发现与破解

周俊良;王其亨;

穹窿顶拱券是中国古代砖顶结构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我国成就斐然的“无支模施工技术”的典范性应用成果。由于与之对应的术语“锅底券”,长期被误认为是石桥双心圆筒拱名称,导致这一重要结构形式,长久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与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回溯相关研究历程,厘清研究瓶颈与障碍,解释误解的成因。进而,综合文献、样式雷图档、实物测绘的相关线索,聚焦《营造算例》“锅底券”算法,解读相关术语基本概念,层层剖析绘制图释,揭示算法设计规律,证实“锅底券”为砖砌穹窿顶。在此基础上,就“锅底券”算法的价值与意义试作探析。

2025 年 05 期 No.2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官式建筑工程籍本术语体系图释研究(5227080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中华语境“建筑—人—环境”融贯机制的当代营建体系重构研究(520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营造算例”代数化解析(52508024)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制度与变通:应县木塔斗栱用材规律之再讨论

李泽辉;赵寿堂;

应县木塔铺作设计变化多样且受持续荷载影响,所记录的用材尺度繁杂多样,难以开展深入的定量分析,未能形成用材规律之定论。以三维激光扫描配合手工测量对应县木塔各层铺作用材尺度进行系统性广泛测量与统计分析,得到用材现状分布规律,并尝试分析其用材设计。结果表明,应县木塔铺作采用了统一的标准材广设计,而在材厚上有所变化;其用材体现设计简明性、结构合理性和选材经济性。

2025 年 05 期 No.23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应县木塔结构稳定性评估与保护研究”(2023YFF0906300);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福建省古代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构与智慧化教学方法研究”(JAT232008)
[下载次数: 509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4 03 02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6 05 04 03 02 01
2021 06 05 04 03 02 01
2020 06 05 04 03 02 01
2019 06 05 04 03 02 01
2018 06 05 04 03 02 01
201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06 05 04 03 02 01
2015 06 05 04 03 02 01
2014 06 05 04 03 02 01
2013 06 05 04 03 02 01
2012 06 05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6 05 04 03 02 01
2009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6 05 04 03 02 01
20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06 05 04 03 02 01
2005 06 05 04 03 02 01
2004 06 05 04 03 02 01
2003 06 05 04 03 01

大学校园存量规划的目标、路径与价值转向——MIT2030校园发展框架的解读及启示

陈可欣;张小寒;高昊;

我国大学校园正处于由外延式快速建设转向内涵式精明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存量更新满足高等教育迭代的空间与功能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主流价值取向。2008年前后,麻省理工学院(MIT)逐渐面临环境衰退、建筑老化、财政紧缩、住房短缺等问题,因此校方联合相关团队在2010年启动实施了涵盖“创新与合作”“翻新更新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生活和学习质量提升”四个主题的MIT2030校园发展框架,迄今通过全面、灵活的校园更新有效应对了多重发展困境,支持了校园学术发展和社区建设。基于对该框架设立背景与架构组织的梳理,在发展目标、更新策略、实施路径三个维度系统解读了MIT2030的内涵与模式;并以MIT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MIT2030在面对复杂更新需求及建设条件时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揭示了其中隐含的价值转向与自我更新,以期为我国大学校园存量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11-18 09:35:13 ;
[下载次数: 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倒影回声:达·芬奇形象的中国传播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建筑愿景

林宇暄;汪晓茜;

1952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之邀撰写的《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一文是国内首次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角度介绍这位文艺复兴的典范式人物的文章,侧面展现了梁、林对当时新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方向的构想和主张。通过对梁、林写作文本与达·芬奇手稿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梁、林对达·芬奇在建筑工程观、都市计划、工程与建筑关系以及艺术作风等方面观念的深度认知。梁、林将达·芬奇誉为“理想建筑师”,认同其理念并探索跨语境转译,这种建筑远略的格义与化用既源于梁、林所受布扎教育脉络对达·芬奇建筑思想的承接传递,亦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借鉴历史经验以服务国家建设的现实诉求。此动因探析表明梁、林的写作不仅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互动的体现,更是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新中国建筑学科定位与建筑师社会责任的愿景。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11-17 15:51:02 ;
[下载次数: 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观念的契合与经验的在地转化:天津首批苏式居住街坊建设记录

梁欣婷;徐苏斌;青木信夫;

1952年10月,天津市建筑设计公司基于苏联居住街坊理论和建筑工业化的经验,设计了一套名为《天津市标准眷属宿舍/单身集体宿舍工程图》的标准图集,并在次年应用于8处位于旧租界建成区域及周边位置的居住街坊项目中。之后,天津市的住宅实践放弃了对这套图集的使用或更新,转而采用其他标准。但在各类志书或学术研究中,该图集及实践却被笼统地归类而一笔带过。本文分析了解放初期天津首套标准设计和居住街坊实践对苏联经验的学习、转译、运用,并与同时期国内典例进行对比,指出苏联经验在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层面与天津本土生活经验和建成区风貌之间的协商,以揭示其独立性与试验性。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9-08 09:53:47 ;
[下载次数: 10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照料设施中支持认知症老年人自主性的空间环境作用机制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跨文化案例研究

李佳婧;冯可寒;

当前,我国快速增长的认知症老年人群对专业的照料设施提出迫切需求。现有认知症照护设施空间环境中,多对认知症老年人自主性不够重视,导致其生活质量较低,与“尊重尊严与自主性”的认知症照护环境设计国际共识存在较大差距。研究表明,空间环境是支持认知症老年人自主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支持作用机制。程序化版本的扎根理论方法,得到“有条件的自主”这一理论机制。通过对空间环境因素、护理环境因素、风险可控性、与个人因素在“有条件的自主”理论机制中的影响作用路径分析,本文对如何营造支持自主性的认知症照料设施空间环境提出了建议。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8-27 15:49:34 ;
[下载次数: 20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具身智能理论的互动建筑表皮设计教学实践

石峰;舒情;程玥;周俊君;

在建筑表皮的智能化转型和具身智能的飞速发展双重背景下,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建筑学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基于具身智能理论的互动建筑表皮设计教学框架,全面阐释了具身智能理论、互动建筑表皮的具身性解构及设计方法等关键理论。文章展示了互动建筑表皮教学的流程,包括相关技术、概念设计、分析优化以及案例制作,并通过3项互动建筑表皮设计案例介绍了基于具身智能的实践流程,深入探讨了教学中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的具体要求、所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为人工智能辅助建筑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以促进数字建筑教育的进步。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8-18 16:30:48 ;
[下载次数: 1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再论“空间句法”

张愚,王建国

本文以解释构形概念为主线,扼要介绍和评析了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及其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空间句法的各种形态变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凸状、轴线、视区、交叠凸状、所有线、可见图解分析、表面分割和端点分割、测角修正等实用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其原理,指出空间句法是在结合拓扑计算方法和主要基于可见性的空间知觉分析基础之上,对空间构形进行量化解析的方法。本文亦简要解释了空间句法在实际应用中形成的“自然运动”、“意念社区”等概念。

2004 年 03 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6205820
[下载次数: 12,983 ] [被引频次: 1,059 ] [阅读次数: 4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批判的地域主义

沈克宁

批判的地域主义持一种辩证和批判的态度它对以全球化和大同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它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那种矫情的、浪漫风的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评态度。它强调场址、地点和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它也保持了现代建筑的进步和解放的思想。这是一种严肃的具有生命力的、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

2004 年 05 期 ;
[下载次数: 6,280 ] [被引频次: 470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

陆元鼎

民居研究要获得成果,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研究观念和方法要对头。论文论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及其特点,并根据作者长期以来对传统民居的研究,提出了人文、方言、自然条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再深入到民系民居的居住方式、居住行为和居住模式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特别是传统建筑中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格来自地方建筑,其中重要建筑类型是民居建筑,如民宅、祠堂、会馆、书院、庭园等。因之,深入到民系民居建筑中去找寻,能为今天新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

2005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4,220 ] [被引频次: 310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周进,黄建中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是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准确地评价现有公共空间品质能为制定城市规划和相关建设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和剖析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概念和内涵,试图确立以满足使用者需要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一个层次分明。操作性强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2003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4,864 ] [被引频次: 274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表皮的历史视野

冯路

在建筑学中,建筑表皮是个不断转换的概念。建筑表皮的认识轮廓就在不断转换的概念中得以形成,而建筑表皮的定义就在这些转换过程中所显现的差异和相似中得以明晰。对于建筑表皮的历史视野,本文着重于自20世纪初现代主义至当代西方建筑学之间表皮状况的重要转换,并以此作为文章主要结构,依照三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相关历史状况来展开论述。这三个历史状况分别为表皮独立,表皮自治和表皮事件。

2004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2,435 ] [被引频次: 240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再论“空间句法”

张愚,王建国

本文以解释构形概念为主线,扼要介绍和评析了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及其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空间句法的各种形态变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凸状、轴线、视区、交叠凸状、所有线、可见图解分析、表面分割和端点分割、测角修正等实用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其原理,指出空间句法是在结合拓扑计算方法和主要基于可见性的空间知觉分析基础之上,对空间构形进行量化解析的方法。本文亦简要解释了空间句法在实际应用中形成的“自然运动”、“意念社区”等概念。

2004 年 03 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6205820
[下载次数: 12,983 ] [被引频次: 1,059 ] [阅读次数: 4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批判的地域主义

沈克宁

批判的地域主义持一种辩证和批判的态度它对以全球化和大同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它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那种矫情的、浪漫风的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评态度。它强调场址、地点和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它也保持了现代建筑的进步和解放的思想。这是一种严肃的具有生命力的、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

2004 年 05 期 ;
[下载次数: 6,280 ] [被引频次: 470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

常青;

本文以建筑学与人类学交叉的视角,对古今建筑活动的文化动因作了"建筑人类学"的理论诠释,并对这一理论的学科背景和科际关系作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建筑作为制度、习俗、场景和身体感知对象的人类学属性.以及这种属性对建筑历史演进的影响。本文并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强调了触感经验和场景体验对于建筑设计和空间意义的重要性。

2008 年 06 期 No.1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19)相关研究报告之一
[下载次数: 5,654 ] [被引频次: 197 ] [阅读次数: 4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再分析

朱竞翔,王一锋,周超

本文关注于巴塞罗那德国馆孕育以及建造过程中一系列易被忽视的细节,试图证明“对角空间”的视觉体验与“周长空间”的触觉体验的并存是其空间设计的关键意图。文章还通过对德国馆实施的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了密斯·凡·德·罗在当时面临的技术可能及其最终选择,以此对前述空间意图加以验证。

2003 年 05 期 ;
[下载次数: 5,309 ] [被引频次: 51 ] [阅读次数: 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两种空间运动观——从柯布西耶到库哈斯

胡铮

本文试图通过对萨伏依别墅和鹿特丹艺术厅(KunsthalRotterdam)的比较分析,阐述20世纪60年代前后两种代表性的空间运动观。

2004 年 05 期 ;
[下载次数: 5,213 ] [被引频次: 79 ] [阅读次数: 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